云層高揚,空氣悶熱。一早,劉超便到了自家的田邊。
“早上露珠重,前幾天都是早上9點收麥,景象局預告明天下戰書能夠要下雨,我們就把收割時光提早了。”劉超看了看天,心里惦念著還充公的80畝麥田。
劉超是安徽淮北濉溪縣百善鎮道口村的種糧年夜戶,現在承包面積曾經跨越2000畝。
和地盤打交道十幾年,本年劉超非分特別興奮:“小麥畝產快要1100斤,比往年足足多了200斤!”
本年,濉溪降雨偏少,為啥小麥畝產還有了新衝破?劉超指了指田邊極新的農用水井,竅門就在這里。
本來,往年6月到10月,濉溪縣農業鄉村部分對劉超承包的地盤停止了高尺度農田扶植,此中便包含扶植19口農用井。
讓劉超贊不停口的新井,究竟好在哪?
水量足——曩昔本身挖井,為了節儉本錢,舍不得挖太深,廣泛只要20米,用水量年夜時經常斷水。此刻,新井一會兒挖到36米深,水壓又年夜又穩。
所需支出省——老井抽水靠柴油機,澆一畝地要50元。此刻,高尺度農田扶植把電線通到田間,澆一畝地只需20元。
效力高——曩昔澆水純靠人工,每人天天最多能澆10畝地,還不難澆不平均。此刻,田里用上了主動噴灌裝備,澆水又快又勻。
“有了新井,我們在小麥越冬、返青、灌漿時代,都實時足量地澆上了水。莊稼喝得飽飽的,我們也省時省力。”劉超一邊說著,一邊展現起手機里的聰明農業APP,不只可以檢查田間的及時監控,還包養網可以長途操控裝備,在家就能澆地。
水有了,肥也更足了。往年夏收停止,經由過程高尺度農田扶植,劉超又給每畝地施了300公斤無機肥。“地力好了,產量天然也上往了。”他說。包養網
8點半,收麥開端。農機手包養張林駕駛結合收割機,霹雷隆地駛向麥田。在這條新硬化的田間途徑上,履帶穩穩地碾過水泥路面。到了田邊,張林輕踩油門,機械安穩地拐進田埂。
以前駕駛農機,張林最頭疼的就是路況——土路被雨水泡得泥濘不勝,農機陷出來,只能靠拖沓機拽,延誤時光不說,機械還不難受損。現在,高尺度農田扶植配套修了1公里多的硬化路,農機直接開到地頭。
下戰書2點,跟著最后一茬小麥收割終了,劉超本年的夏收停止了。他算起本年的包養平臺推舉支出:“我種的都是種子糧,均勻一斤能賣一塊三毛錢,本年又完成了減產。加上另一季的玉米,畝均純利潤從往年的300元估計增添到本年的500元,多了六成多。”
本年,劉超又不知足于用井水澆地了,他指著麥田中心說:“等引溝渠落成了,隋堤里的河水也能用上,溫度更合適。”
順著劉超手指的標的目的看往,一條長240余米的引溝渠行將落成。劉超承包的地盤緊鄰隋堤,隋唐年夜運河道經此處。扶植高尺度農田時,施工職員隨機應變,在麥田中心修了一條引溝渠,經由過程地下管道將隋堤水抽至引溝渠用于澆灌。
在引溝渠施工現場,濉溪縣農業綜合開闢項目辦事中間任務職員李本賽正在檢查施工進度,“夏收之后就要頓時收穫玉米,不克不及延誤澆灌。”
李本賽仍是百善鎮高尺度農田扶植項目標擔任人。“要害是要做到旱能灌、澇能排、路相通、渠相連。”對于高尺度農田扶植,他有心得。地步里,引溝渠不只能澆灌,比及積澇時,水又能排到隋堤中。
“我們依照每畝2750元的尺度投進資金,對劉超的農田停止了改革晉陞。為包養平臺推舉了不延誤農時,往年扶植了第一輪,本年再來彌補。”李本賽說。
2024年,濉溪縣高尺度農田扶植面積達13.97萬畝,此中新建5萬畝,改革晉陞8.97萬畝,項目總投資3.275億元。
下戰書4點,雨點開端飄落,空氣中多了些涼意。“盼望這雨下得足,收穫玉米的時辰就不消再澆水了。本年玉米畝產爭奪衝破1300斤!”劉超佈滿信念。
發佈留言